当前位置:
值得学习的博物馆照明设计案例
来源: | 作者:上筑照明设计 | 发布时间: 2023-10-30 | 134 次浏览 | 分享到:
从照明的角度去探寻、思考,那些伟大博物馆内,与众不同的光影时空。

博物馆是各种文物、历史遗物和艺术品的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和宣传的机构,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愈来愈丰富,人们重新认识了博物馆的价值,越多越多的人走进了博物馆。

面对多层次的消费群体,如何提供内容丰富的展览,创造良好的视觉光环境,如何增加对博物馆展品的保护,尽量减少光辐射对文物的损害,已成为博物馆灯光设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下面,让我们一起从照明的角度去探寻、思考,那些伟大博物馆内,与众不同的光影时空。

 

1.故宫博物院夜间照明设计

故宫是集中国传统古建筑最大成之典范,600年间一直是北京城最辉煌的存在,此次光环境设计旨在展现现代语境下的故宫传统文化价值,忠实透射古建筑本身的历史文化气息。

考虑到北京故宫是中国传统建筑,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代表着北京城的门面,故而本次项目的设计主题定位为“大度·威仪”,用光影呈现出故宫的庄严气魄,描绘出中华文明的璀璨。

故宫博物院的建筑本身是保护性文物,具有比一般公共建筑更严苛的照明设计要求。故而,针对其照明方案、灯具点位、电气设计需要更科学、合理,以确保建筑整体夜间照明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为保留建筑本身遗留的历史文化气息,不影响建筑本身结构,不影响建筑本体色彩,所以本次项目最终决定采用超远距离投光的照明手法,注重科学配光、艺术还原。

在设计师和工程团队、灯具厂商等多方共同努力下,完成了这次颇具挑战又意义非凡的照明项目。

本次设计的关键要素,是在避免影响故宫原始景观环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隐藏灯具点位,避免对摄影取景的影响。超远距离非接触投光的照明方式下,将建筑庄严、壮丽、丰富的色彩在夜间呈现。

大面积精确投光给建筑整体铺上一层琥珀光色,强调其整体气息感;红墙在原有3000K色温上,增加R9光谱系数、老旧琉璃瓦降低色温和较新的琉璃瓦达到一致的视觉效果,还原午门的历史色彩,传达出威严的仪式感;

檐下彩绘部分采用远距离精确的切片投光,彩绘部分丰富的色彩得到了精细准确的还原。

在忠实透射古建筑本身历史文化气息和不触碰破坏建筑本体的原则下,形成“大度·威仪”的皇家气度,同时也与传统中式院落构成“还原·反相”的对于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深度思考。

神武门是紫禁城的北门,紧靠景山前街,是车行、人行观赏视点最多的宫门。为了不影响其视觉欣赏,设计师采用隐藏式布设灯具安装,同时注重建筑形体塑造,调整亮度,增加建筑立面的层次感。

西北角楼、东北角楼靠近景山前街,易于车行、人行直接观赏,是视点最佳的两座角楼。通过对楼体、三角亭、角楼顶及檐口等多方位准确投光,展现木构建筑的精妙绝伦。


2.景德镇御窑博物馆照明设计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是一个以展示御窑瓷器文物为主的博物馆,位于景德镇历史街区的中心,毗邻明代御窑遗址。博物馆的建筑向中国手工艺致敬,在传统窑炉形式的基础上采用砖拱顶,将古老的砖石方法与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由此产生的轻薄拱形结构要么是开放的,要么在末端是玻璃的,模糊了室内和室外之间的界限。

设计师的照明策略旨在通过隐藏固定装置来保持形式的简单性和空间的纯粹性。设计师从古窑的烟孔中汲取灵感,在拱形结构中插入开口,既可以让自然光穿透,也可以配备用于展览的人工照明。照明设计师、建筑师和工程师之间需要密切合作,以确定与砖拱顶结构设计相关的照明布局。

拱墙与地面之间的排水沟预留光槽。温暖的灯光遍布墙的底部,营造出温馨的氛围。温暖的光芒就像窑炉一样。

设计师用灯光营造了一个充满光线变化的内部空间。拱墙隐藏性的光源,使人们在博物馆中行走时能够感受到光线明暗变化的节奏。

间隔的光线赋予空间更多的多样性和节奏变化。灯光借助建筑自身的多孔性,从不同维度、不同的角度照射到博物馆内部。

微妙变化的光线,一方面,让博物馆生机盎然与自然环境水乳交融;另一方面,它更似无形的媒介,把人、展品、建筑编织在一起。


3.三星堆博物馆新馆照明设计

三星堆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共同的瑰宝,它就像我们深入了解与探索中华文明多元格局的罗盘。探索源于未知的神秘,而前行源于永恒的探索。

人们在建筑中、空间中透过文物密码,探寻曾经的奥秘。着眼室内光环境:创造光动线、创造神秘感;从室外看建筑:内透光使“眼睛”干净、清透地亮起来。

“堆列三星,古蜀之眼”——这是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建筑的立意。因此,室内照明的意义在于让这双“眼睛”张开,让人们透过它去观察世界。也就是说,室内照明要解决的,实质是从室外看建筑的问题。

三星堆新馆项目的最大亮点,就是需要通过营造室内光环境的手法,从而实现室外观赏建筑时仿佛“眼睛”在亮起的效果;而这也是项目中最大的难题:要同时考虑室内与室外的光环境,将它们融合成一个作品。

为了使“眼睛”亮起来,设计团队对中庭和小剧场的人工光进行了特殊的设计。首先,观众的参观时间主要是白天,自然光的条件下进行。建筑的幕墙有大量的玻璃,对自然光的模拟及计算显得尤为重要。



以中庭为例,一层、二层的立面照度需要通过调光进行平衡,因为它们所处的光环境不同,一层立面处在较暗的环境中,需要补光,补光后的两层立面视觉上更加统一。地下一层在白天时,则更能体现出人工光所营造的神秘感。吊环上的图腾纹清晰地宣告空间的主题,千年的古蜀文明唱响整个建筑,让人们心生敬意。

小剧场的照明方式与“大眼睛”的中庭一致。两个大厅同步的照明方式、同等级别的照明亮度,最终共同实现了使“眼睛”亮起来的呈现效果。

室内照明、室外照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适度恰当的室内照度,同时满足室外看建筑“眼睛”足够明亮,是完成这种照明设计的关键。

空间里完全没有灯具,而只有光线。通过采用间接光的方式,成功实现了对大跨度空间的照明。空间内的明暗变化宛如戏剧,突显了三星堆的神秘氛围。当夜幕降临,立面洗墙灯和投光灯逐渐点亮,仿佛“眼睛”缓缓张开,凝视着这个世界。吊环上的图腾纹清晰可见,给人一种千年的文明在眼前浮现的感觉。



4.董辅礽故居博物馆

博物馆位于一栋历史文化保护建筑里,是董老师出生所在的外婆家,属民国砖木结构,共两进两层。主要展示董老师的经济学学术成果,并结合经济学的发展,把董老师个人影响力与宁波的影响力相结合,定期在此举办经济学论坛和沙龙。

考虑董先生的“老师”身份、中国传统民居特性以及空间中的情感表达,设计师以“隐性的光 ”引起探索,通过照明的主动介入和思考,让这里成为一位“老师”的“家”,以光的代入感激发到访者情感共鸣、唤醒记忆。人们在柔和光线的指引下,不仅是参观展览,更像是做客于老师家中的学生,于事迹和生平的回忆交流之中,交换彼此对于董老师的怀念与敬意。

博物馆主入口朝北且紧邻新马路,外立面保持着最初的样子,经历岁月洗礼转化为满墙的黑白和斑驳。外立面照明设计由于市政规划原因未能实现,如果有机会,希望可以给予立面微弱的面光光线,让斑驳更加立体,借助细微的光影变化引发关于历史的记忆。

入口处借助巧妙框景,董老师铜雕像被清晰呈现。灯光设计之初并不完全确定雕塑样式,设计师特别在二层阳台栏杆外侧增加2支具有调焦和单灯调光功能的投光灯。由此,从入口看去,一幅董老师在月下借着微弱光线看书的场景生动呈现。配合框景墙上波浪形的发光文字,时空穿越之感更加强烈。偶尔,微风拂过,雕像一旁的竹叶沙沙作响,光线映照下的竹影洒在白色墙面之上,让小院内更增添了一份灵动和生气。

入口到室内的走廊处,线性灯被隐藏在吊挂在天花底面的圆形铜管之内,向上照射,光线照亮天花后被反射向下铺洒在走廊空间之内,提供了柔和充足的光照。直径20mm的铜管纤细、轻盈,和木饰面天花融为一体,灯具存在感被弱化,光线以自然的状态弥漫整个走廊空间。

博物馆序厅的墙面视频播放着董老师的一生,偌大的厅内只放了一把空椅子,似乎小院内看书的董老师就是刚从这里起身踱步而去。屏幕两侧设置的两盏灯,既避免了视频观看的干扰,也塑造出仪式感,细致的光线和浓重的影子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引发观者无尽思索。

右转而去的展板背景以红色为主色调,讲述着董老师的故事,也陈列着亲人照片及肖像油画。展示内容被暗藏在铜管之内的线性灯照亮,天花上增加的轨道射灯让效果更加的饱满。空间内地面上放置了特别定制设计的灯笼,设计师以这种居住空间的常见元素激发访客情感共鸣,摒弃了展陈空间程式化照明方式,从来带来“家”的亲近和温馨。

“家”的情感呼唤还体现在董老师朴素生活状态的映射和呈现之中。室内设计师出于原地面保护的考虑设计了架空地面,照明设计在此特别要求四周留出50mm宽的缝隙,粗糙的石材在暗藏的线性灯照射之下变得十分立体,光线营造的朴素自然效果映衬出董老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境界。